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查看: 1680|回复: 23

科普:明朝厂卫制度

[复制链接]
门派:不明
发表于 2016-10-4 20:46:2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1、厂卫制度是明朝特有的制度, 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,活动加强,常合称为“厂卫”。

2、锦衣卫,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,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“拱卫司”,后改称“亲军都尉府”,统辖仪鸾司,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。洪武十五年(1382年),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,改置锦衣卫。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,锦衣卫主要职能为“掌直驾侍卫、巡查缉捕”,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,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,直接向皇帝负责。
     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,特令其掌管刑狱,赋予巡察缉捕之权,下设镇抚司,从事侦察、逮捕、审问等活动。洪武二十年(1387年),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,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;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,将锦衣卫废除。明成祖时,锦衣卫又得以恢复,并由北镇抚司专门处理诏狱。有明一代,锦衣卫一直存在。
     清朝入关以后,仿效明朝制度,仍然设立锦衣卫。顺治二年(1645年),改称銮仪卫。清朝的锦衣卫仅存在一年。

3、东厂,明朝官署名。即东缉事厂,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、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。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设立东缉事厂(简称东厂),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。东厂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,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。 地点位于京师(今北京)东安门之北(一说东华门旁)。 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,活动加强,常合称为“厂卫”。 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,只对皇帝负责,不经司法机关批准,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,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。

4、西厂,明朝官署名称,全称"西缉事厂"。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,于成化十三年(1477年)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,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,用太监汪直为提督,其权力超过东厂,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。后因遭反对,被迫撤销。正德元年短暂复开五年后又被撤销。
     西厂直接听命于皇帝,不受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的节制。西厂作为一个短命的特务机构,前后只有两任提督,分别是汪直和刘瑾。

5、内行厂,到了宪宗的孙子武宗继位后,大太监刘瑾掌权,宦官势力再度兴起,正德元年(1506年),西厂复开,由太监谷大用领导。好笑的是,西厂与东厂虽然都受刘瑾的指挥,但两者之间不是互相合作,而是争权夺利,互相拆台。为了改变这种情况,刘瑾又自建了一个内行厂,由本人直接统领,其职能与东、西两厂一样,但侦缉范围更大,甚至包括东西厂和锦衣卫。一时间,锦衣卫、东西厂、内行厂四大特务机构平存,缇骑四出,天下骚动。

6、金庸小说中能明确确定朝代的,好像有个碧血剑,对厂卫也描述不多。
门派:不明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10-4 20:48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mdt ,我大嵩山派怎么也是个东厂
门派:姑苏慕容
发表于 2016-10-4 22:37:17 | 显示全部楼层
你们是后厂的。      
门派:不明
发表于 2016-10-4 22:43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锦衣卫应该不是太监,但是没有太监权力大,太监都是皇帝身边的人。
门派:不明
发表于 2016-10-4 22:49:48 | 显示全部楼层
为啥贴到嵩山啊?tz xx 都要贴贴,O(∩_∩)O哈哈~
门派:不明
发表于 2016-10-4 22:59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贴,说的还是比较详细的。O(∩_∩)O哈哈~
门派:古墓派
发表于 2016-10-4 23:38:17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晕。我的真是认真啊。
门派:武当派
发表于 2016-10-5 00:22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现在还是tz势力比较大 其次xx 你们还要加油啊
门派:丐帮
发表于 2016-10-5 09:46:05 | 显示全部楼层
嵩山就一个太监太少了            
门派:古墓派
发表于 2016-10-5 09:46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嵩山就该是东厂发源地哈哈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书剑永恒MUD ( 闽ICP备14012032号|闽公网安备 35050202000162号 )

GMT+8, 2025-7-8 21:19 , Processed in 0.048638 second(s), 2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